
编者按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中,一代又一代新医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用青春和奉献书写了新医的光辉历史,为新疆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漫漫征途、初心不改!新疆医科大学开展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在全面推进校史档案资料抢救性保护之际,大学官微陆续推出“新医·记忆”专栏,带您重温新医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量宝贵的红色档案,深入了解具有历史意义和保存价值的实物资料,共同追寻老一辈新医建设者的奋斗足迹,感受一代代新医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新医精神让我们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奋力谱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篇章!
追忆建校元老:张怀安

张怀安,1918年10月出生,浙江省奉化县人,1933年9月至1937年6月就读于上海中医学院。1937年9月至1940年8月,师从蜚声医坛的一代名师谢利恒学习中医。1940年9月起,他开设诊所3次,创业15年。1952年6月至1953年9月,张怀安先后在上海市中医进修班、震旦医学院高级学术讲座进修班学习。1955年,他兼职任上海长江航运局特约劳保医师和中国交通部船舶公司下厂医师3年。1951年至1958年间,他曾因在预防接种、麻疹防治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两次荣获上海市基层卫生工作奖励。

1958年12月,张怀安来疆时妻子和孩子们的合照
1958年12月,新疆卫生厅赴上海招录医师,张怀安主动报名,留下妻子邬秀浓和6个孩子,毅然奔赴祖国边疆,投身新疆医学院的建设。张怀安来到新疆医学院后,在附属医院(现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是医院首任中医科副主任和中医教研室副主任,长期担任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现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及中医教研室的领导工作。
他精通中医理论,擅长中医临床治疗,尤其是对中医内科病及中医温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他中医学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灵活,担任中医学科医疗教学工作的近30年里,学生遍布天山南北。他谦虚谨慎、精益求精,为新疆医学院的中医学科和中医学医疗、中医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新疆分会第一届、第二届常务理事、副会长,第三届顾问等职务,为新疆中医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张怀安于1988年6月因病逝世,终年69岁。
创建学科勤奋耕耘
1958年12月,新疆医学院为迎接医疗系一期学生进入临床学习,成立了10个教研室,包括中医学。张怀安来到医院后,便和高年资医师袁鸿寿、付敦伦、苗延昇等一起建章立制,开设门诊、病房,指导中药材采购、炮制,开展针灸、推拿治疗,建设医师队伍和护理队伍,带领教研室遴选中医学教材、编制讲义、筹备教具、组织备课和试讲,指导教学与临床示教等。他认真执教、以身作则、认真备课,反复揣摩教学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灵活生动、深入浅出,并努力规范普通话,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60年代医疗查房(床头右二:张怀安)
张怀安的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对中医经典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能取其精华用于临床诊疗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在救治病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怀安通过言传身教,不断激发同事们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他耐心传授医疗知识,做到有问必答,还为年轻医师争取赴内地院校进修和在院内轮转学习的机会,支持大家不断拓展知识面。

新疆医学院医疗系第一期毕业生合影1962.1.27(第三排右五:张怀安)
后来,来自上海、北京等中医学院和师承的医生和医学生陆续来到新疆医学院,在张怀安和团队的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了合格的中医人才,如陈雅香、吴伯平、庞杏园、陈以平、吴桂莲、韩玉芳、徐静如、陈安福、黄永康、王魁亮、屈风林、王光月、管英俊、范兴芳、王新莉、杨震明、周铭心、安莉萍、易望丰、辛效毅、杜业勤等。大家在工作中积累了扎实的医教研工作经验,并各有所长。当中的许多人成为了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在祖国各地躬身杏林、悬壶济世,为中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贡献。张怀安和团队也对护理队伍提出了技术要求,并加强指导与培训,董玉兰、黄金莲、董光华等一批护理人才也都很快能够胜任岗位,成为了出色的护士长和护士。

70年代初,张怀安一家的全家福
术精岐黄传承发展
张怀安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始终以一名中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潜心钻研。在诊疗过程中,他会整体考虑与疾病相关的地理环境、水土情况,人群体质与生活习俗、饮食情志等因素,综合辩证、科学施治。他热心为新疆各族群众服务,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学严谨,深受广大患者、同事和领导的信任和认可。

张怀安给患者诊脉
1960年,新疆医学院实施多项举措,为今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轮流抽调各教研室教师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脱产学习,以自学为主,由中医科专人辅导,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座谈会以及有关临床活动以巩固中医学习成果。张怀安带领团队认真备课,传承中医精髓,引导同事们培养学习中医的兴趣,指导开展针灸、推拿等治疗工作。同时按照学院的部署,配合实施内科和中医科协作的中西医合作病房,共管患者,协助开展了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病、胃病、血液病、肺结核、皮肤病等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方法的探索,认真完成全院各科室的中医会诊工作,用踏实的行动营造了医院师资队伍中西医并重交流合作的工作氛围,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80年代初,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汪锋接见老中医并畅谈中医发展前景(第二排左一:张怀安)
仁心仁术爱护病患
张怀安医德高尚,爱护病患。他潜心研究,博采众长,在中医诊疗实践活动中,以精湛的医术为广大患者解除或减轻了痛苦。他参加大量的院内、外疑难杂症的会诊,不论何时,随叫随到,在救死扶伤的同时,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批医学人才,也为中医药事业赢得了声誉。

80年代指导临床诊疗(床头右一:张怀安)
他以病人为中心,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有良好的口碑,慕名求诊的患者很多;他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除了准确有效的诊治外,还在精神层面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
他任劳任怨,即使在最困难时期,也坚持以真诚、平等、平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患;他爱岗敬业,年过花甲身体不适,仍在临床及教学一线积极工作,为人民服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80年代指导临床诊疗(左一:张怀安)
张怀安只身在新疆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为全身心工作,他将老人和孩子交给爱人照顾,无怨无悔,将一生热爱的中医事业扎根在新疆,他精湛的中医医术和人文关怀送给新疆各族患者。他热爱学生,不断专研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中医,主动学习中医。他与团队一起承担起了新疆医学院中医学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他孜孜不倦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的敬业精神,值得每一位新医人铭记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