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记忆 /
新医·记忆【红色历史人物】|追忆建院元老:苏茂昆
时间:2025-02-06   供稿:文稿:苏诚琪、赵静、路晨昱、贾蕊 图片/视频:苏诚琪、赵静、姜虹、李文煜、张淑红、崔世红   点击:9

4A07D

编者按

44323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中,一代又一代新医人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用青春和奉献书写了新医的光辉历史,为新疆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漫漫征途、初心不改!新疆医科大学开展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在全面推进校史档案资料抢救性保护之际,大学官微陆续推出“新医·记忆”专栏,带您重温新医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量宝贵的红色档案,深入了解具有历史意义和保存价值的实物资料,共同追寻老一辈新医建设者的奋斗足迹,感受一代代新医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新医精神让我们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奋力谱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篇章!

追忆建校元老:苏茂昆

7CBD8

苏茂昆,1932年2月生于云南省巍山县,1951年考入云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56年7月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分配到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工作。

78A75

苏茂昆的毕业证书

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任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主任,198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1989年新疆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建立,成为医院首任放疗科主任。

B6F75

1959年1月,获新疆医学院颁发的“社会主义建设三级突击手”称号


8BC9C

1960年1月,获得新疆医学院“三级先进工作者”称号

苏茂昆于1991年获自治区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4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获自治区优秀医学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98年获自治区卫生厅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放射肿瘤学终身成就奖。

5E6DB

1991年6月,获“自治区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789C2

1994年10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5DDC3

1995年1月,获自治区优秀医学科技工作者称号

7506A

1996年8月,获新疆医学院颁发的“优秀医学科技工作者”称号

34CDB

1998年11月,获自治区卫生厅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6B122

2004年5月,获得中华医学会表彰证书

苏茂昆曾任新疆测试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致力于抗肿瘤放射治疗40余年,是新疆肿瘤放射治疗专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苏茂昆于2022年11月逝世,享年90岁。

7AEFD

认真学习,拓展业务服务患者

医学有两座高峰,一座是学术高峰,一座是医德高峰。苏茂昆曾说,“医生和教师一样,要始终处于缺乏知识的饥饿状态之下,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从没有满足的时候。只要热爱这个职业,沿着追求知识的这条大道走下去,我们的前途充满阳光,成功一定属于自己。”他是这样说的,也竭尽全力向这个方向努力奋进。

FF49B

年轻时的苏茂昆

1960年,苏茂昆被医院选送参加北京日坛医院举办的第二期肿瘤放射治疗进修学习班,学习了普瘤放疗和妇瘤放疗。1962年在袁昌炽主任的指导下,他利用深部X光机开展了放射治疗,边做放射治疗,边做X线诊断工作。1964年,医院购入了钴60和镭源,可与X线治疗机相匹配使用。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新疆率先开展了子宫颈癌的腔内镭疗和体外X线治疗。患者由妇科收入、管理,放射科负责放射治疗有关事宜。镭容器由袁昌炽主任提供并指导操作。

960A0

苏茂昆和肿瘤外科主任骆树民在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合影(右:苏茂昆)

1967年,医院引进钴60治疗机,其性能远优于X线治疗机。放射治疗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病种扩、病人增多,苏茂昆成为专职的放疗医生,成为普瘤组和妇瘤组的全方位肿瘤放射治疗者。至1971年,科室共治疗子宫颈癌患者340例。因业务增加,至20世纪70年代,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交由妇科开展。同时还和许素玲等同事一起开展了舌癌、硬腭癌、鼻咽癌等的治疗,都收到良好效果。

教学相长,提升能力建设团队

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们要具备医、教、研三项基本功,苏茂昆在科室专家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在医院举办的全疆X线诊断学员班上,苏茂昆曾担任耳鼻喉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教学,为地州县培养放射科诊断医师。他通过复习X线解剖、先天变异等,并找出以往的X线片仔细重新阅读,认真备课、授课,提高了在耳鼻喉系统X线诊断方面的水平和准确性,授课效果良好,得到专家和学员们的赞誉。

9608E

异基因骨髓移植手术前讨论病例(第一排左二:苏茂昆)

放射治疗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特殊性,医学生需要对这门新的学科有深刻的认知。在医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自1983年起,苏茂昆自编肿瘤放射治疗学基础讲义,作为选修课进行讲授。到1989年,该课程扩大为临床肿瘤学基础,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将一些肿瘤专业知识从分散于各科的教材中提出作系统讲授。

1989年,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将肿瘤科、妇瘤科和放疗科的全部人员以及钴60治疗机全部迁出,成立了新疆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苏茂昆向第一附属医院前辈学习,治学严谨、求真务实,认真审阅每一份住院医师所写的病历,有不妥之处,包括语句不通顺、错别字等都要求医师们及时改正,并督促各级医生阅读一定的文献,不断提升理论水平,让团队养成了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攻关科研,专业精进学科发展

1983年,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的温丙昭医师提出了“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课题,邀请苏茂昆和放射治疗科成员参与该课题,负责研究解决一次性大剂量全身照射技术的放射剂量学问题。此项研究需要解决在长达130公分的平面轴线上的剂量误差在±5%以内。在进行该剂量测量的过程中,有3/4的时间是在机房内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研究人员无可避免会受到放射性元素钴60y射线的微量照射的风险。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治疗工作,苏茂昆和科研同事们都选择在公休日开展测量都工作,一干就是一天。每次实验时都要详细商讨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下次测量的准备,这一研究工作持续了半年多。

D750C

新疆医学院同事们合影(前排右二:苏茂昆)

在自治区剂量局郝运海工程师的认真设计与大力支持下,经科室团队的共同努力,他们终于获得了全身照射时理想的均匀分布剂量。首例病人于1984年12月15日做全身预照射,骨髓移植获得成功并长期生存,使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步入了全国骨髓移植的领先水平,这是在北京以外的第二例成功病例。这一研究成果对课题组成员是极大的鼓励,该课题也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后,“ABO血型不合骨髓移植与HLA单倍型骨髓移植”获得了1989年的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586CA

1989年6月,“ABO血型不合骨髓移植与HLA单倍型骨髓移植”的研究获得自治区科研成果登记

5F3A9

1989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技术经近20年的临床应用后,骨髓移植的范围逐步扩大,效果良好。苏茂昆从1980年起和团队发表论文30篇,他和大家在科研工作中拓展了业务、打造了团队,发展了学科。

CDE61

2010年,苏茂昆获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终身成就奖(前排右二:苏茂昆)

2010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中华医学会肿瘤放疗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及青年委员会年会上,委员会讨论决定,首次选出9位科研工作者获得放射肿瘤治疗学终身成就奖,苏茂昆教授便是其中之一,这是对苏茂昆作为新疆放射肿瘤治疗专业主要奠基人之一的认可和赞誉。

7D2CA

苏茂昆上门诊为患者介绍病情

3AF9B

苏茂昆为患者做检查

D9900

1999年9月,获得附属肿瘤医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908C6

2005年3月,获附属肿瘤医院“建院十五年有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F28E0

年轻时的李秀凤

苏茂昆的妻子李秀凤,1933年1月出生于山东乳山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烟台护校,1955年8月来到在建的新疆医学院,在附属医院从事放射科工作36年。1975年任放射科副主任,1993年8月退休。

1DC3B

李秀凤与同学合影(中:李秀凤)

李秀凤来院后服从安排,做医学院建设相关的秘书工作。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开院前,李秀凤被派往新疆军区总医院放射科学习了三个月。开院后,她在放射科边工作、边学习放射医学技术,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新疆医学院业余大学五年学习班,毕业后转为医师岗位。

7ECF2

李秀凤与同学们合影(第一排左一:李秀凤)

在日常工作中,李秀凤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她吃苦耐劳、助人为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得自己的小家,顾得医院和科室的大家。1975年担任放射科副主任后,更是以身作则,协助科室主任做好科室管理工作。

9C73B

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同事们合影(第一排右三:李秀凤)

作为放射科工作的管理者,李秀凤还任医技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她责任心强,在各方面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组织科室服务好病患,配合好临床诊治工作。她还参与地方性慢性砷中毒合并氟中毒的研究,开展了新疆女性骨盆生理常数调查和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生殖道结核等内容的研究工作,并发表论文。在李秀副主任的配合下,和袁昌炽、方昆豪、张其镍、韩开南、孙绪荣几任科室主任一起,带领放射科全体医护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5BDD9

新疆是苏茂昆和李秀凤的第二故乡,他们在新疆医学院相互帮助,一起学习、成长、成才。他们爱疆爱院、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勇挑重担。他们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爱护病患的医者仁心和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们高尚的品德值得每一位新医人学习。

上一条:新医·记忆【红色历史人物】|追忆建院元老:欧阳甲
下一条: 新医·记忆【红色历史人物】|追忆建院元老:朱平、李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