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健康说
【新医健康说】内分泌紊乱答疑——常说的电解质平衡,究竟是个啥?
时间:2024-06-06   供稿:内分泌科 权莉   点击:9

您知道吗?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彼此独立又紧密联系,而身体的基本运行犹如一栋写字楼一样需要依靠“水”和“电”的支持。当然,不同于平时常见的水和电,人体内的“水”和“电”指的是体液和在体液中溶解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简称为“水和电解质”。

健康状态下水和电解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是身体每一个细胞正常工作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内分泌科大夫一起,了解“水电平衡”对身体重要性。

身体维持水电平衡的机制主要通过肾脏、肺部、皮肤等器官以及激素的调节来实现。

肾脏:肾脏是维持水电平衡的主要器官。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会增加尿的排泄,从而排除多余的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的排泄,以保留体内的水分。此外,肾脏还能通过调节尿中的电解质等物质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肺:肺部通过呼吸运动来调节体内的水平衡。当体内水分过多时,呼吸会加深加快,以增加水的排出;当体内水分不足时,呼吸会减慢变浅,以减少水的排出。

皮肤:皮肤通过排汗来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当体内水分过多时,皮肤会增加排汗量,从而排除多余的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皮肤会减少排汗量,以保留体内的水分。

激素调节:体内的一些激素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也能帮助调节水电平衡。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的排泄;醛固酮则能够促进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饮食和饮水:人们的饮食和饮水习惯也直接影响着水电平衡。适量的饮水和均衡的饮食可以确保身体摄入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从而帮助身体维持水电平衡。

当水电平衡被打破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诱因包括:

呕吐;

腹泻;

大量出汗,例如炎热天气下高强度运动;

使用“利尿剂”而造成尿量大于平常。

人们常使用“脱水”来指代水及电解质的丢失情况,但这并不准确。这两个术语对应着不同类型的体液丢失:

低血容量——即丢失水分和盐,又称为“容量不足”,可见于大量呕吐、腹泻或大量出汗等情况。若不能充分补充所丢失的液体和盐,则可能引起问题。

脱水——即仅水分丢失,或不能补充足够的水分来维持水盐平衡,可见于尿量远大于平常而丢失过多水分的疾病中,也见于未充分补充身体正常丢失的水分时。

水及电解质丢失的早期症状包括:

感到非常疲倦;

口渴;

肌肉痉挛;

口干;

皮肤弹性不如平常(例如,掐捏后不会立即变平);

站起来时头晕;

排尿频率低于平常。

而重度低血容量可导致其他症状,例如:

腹痛;

胸痛;

意识模糊。

所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定期饮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都是帮助身体维持水电平衡的重要方法。

如有以下情况,需要就医!

非常疲惫,例如无法站立,以及皮肤冰冷、湿冷,或者皮肤看似蓝色或灰色;

剧烈腹痛;

胸痛或呼吸困难;

昏倒;

超过8小时无小便。


上一条:【新医健康说】内分泌紊乱答疑——得了甲状腺结节!别紧张~
下一条:【新医健康说】“你的眼里到底有没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