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记忆 /
新医·记忆 | 传承护理前辈精神 不负生命相托
时间:2024-06-06   供稿:崔世红、赵静、石慧、杨益 单煜辉、张淑红   点击:9

编者按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发展不仅为各族患者的健康提供服务,还以其严谨求真的专业化知识和技术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护理管理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视护理为终生事业的新医护理人,这些都传承着建院初期新医老一辈护理元老们自强不息、业精于勤、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顽强坚毅、吃苦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曾经为新疆护理事业奠定坚实基础,来自全国各省市支援新疆医学院建设的护理前辈,是她们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新医护理人传承前辈智慧与力量,不断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第113个“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们为您讲述新医护理前辈们的点滴往事,激励广大新医护理人赓续初心、凝聚力量、薪火相传,在新征程中续写新篇章。

新医建校护理元老的故事

到新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5年2月,天山脚下的新疆医学院即将竣工建成,基建筹备委员会采取“边建院、边教学”的方针,为以后的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在国家的号召下,同年5月,来自安徽、江西、上海、北京等地的一批护士长和护士共15人来到新疆,筹建新疆医学院。

1955年5月卫生部从各省抽调部分护士长合影(右一:孟爱存)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孟爱存是第一批15名护理人员中的一名护士长,她没有来得及和家人商量,就从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只身一人出发到西安与其他护士们汇合,再前往新疆医学院。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至今已95岁,曾参加培训新疆医学院第一批护理员,筹建妇产科护理单元、传染科护理单元并历任内科护士长、心内科护士长、大内科护士长的孟爱存,依然信念坚定的说到,“肩负使命、此生无悔。”

当时,桃李年华的她们,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不畏艰难与困苦,将青春华章写在了新疆的大地上。

来到新疆医学院的山东护士合影

1955年8月,从山东省护士学校和烟台护士学校还分配来35名护理专业毕业生,最年轻的仅有18岁。

1955年的交通还不是很便利,未开通直达新疆的火车,山东护士们从济南乘坐火车到甘肃武威后,再乘坐解放牌大蓬车继续西行。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迎着风沙走了十几天,条件非常艰苦,但前辈们怀揣梦想和希望,西行的道路上始终歌声嘹亮……

参加建设教学相长

建院之初,乌鲁木齐市鲤鱼山脚下的戈壁滩上,到处沙土成堆。当时的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还未动工,护士长和护士们积极服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工作。她们有的分到图书馆、工程科及材料科等部门参与医院筹建工作,有的到自治区人民医院、陆军医院(现军区总医院)等参加临床工作。待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成后,护理前辈们陆续回到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筹备开院。

1956年,新疆医学院培养的第一批护理员

在筹建工作中,医院材料科需要为开院准备教学解剖标本,完整的标本当时不易买到,即使在内地大城市买到,运费也很昂贵。新疆医学院院领导决定自己动手,山东的护士和杨州医士们一起,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

当新疆医学院开院招收的第一批大学生走进解剖实验室,见到一副副完整的骨骼标本,得知是年龄相仿的护士和医士们亲手赶制,感动之余激动地表示,“解剖学拿不到高分,就对不起新医优秀的工作者们。”

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自成立之初就设立护理部。1956年,金玉香任护理部总干事,制定了医院第一部护理操作技术标准,初步建立了护理规章制度,实施功能制护理。临床各科室建科之初,护士长们纷纷写信与原单位联系,咨询临床护理所需的护理设备和护理经验,大家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把各派出单位的宝贵经验应用于附属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使医院护理管理和服务质量顺利起步。

建院后,根据护理工作的开展,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启动培养了第一批护理员。1959年起,开办护士学校(现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前身),分期开始护理教学工作,专业课程由医学院医疗专家讲授,临床理论与示教课由医院临床护士长带教,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护理工作者。

新疆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六零级毕业全体师生合影

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传承新医护理人艰苦朴素、自强不息、业精于勤的高尚精神,谨记新医前辈的谆谆教诲,满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执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护理事业”......

2003年,部分山东护士再相聚

山东护士援新医鲁花铿锵绽芬芳

努力学习勇于担当

李庚顺,1938年4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55年8月毕业于山东济南护士学校,毕业后就来到新疆,投入新疆医学院的建设中。1955年—1963年先后在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普外科、烧伤科、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1975年任肿瘤病房护士长;1978年调任手术室护士长;1984年任护理部主任,1993年12月退休。

年轻时的李庚顺

李庚顺任护理部主任期间带领一附院护理团队创新发展,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业务和管理培训,开展每周一次护理查房,开展技能竞赛,启动护理科研和举办文体活动等,努力培养高素质护理队伍,凝心聚力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配合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护理工作也逐步从功能制护理向系统化整体护理方向转变,优质的护理为病人早日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她积极参加新疆医学院一附院高护班和自治区高护班的教学工作,还按自治区护理学会部署,带领护理骨干分赴喀什、阿克苏、库尔勒、伊犁、塔城、阿勒泰、博乐等地进行巡回讲学,检查工作和分享管理经验,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护理骨干做出贡献。

护理部进行护理查房(左二:李庚顺)

沉着冷静及时施救

黄文俭,1937年9月出生于山东牟平县,1955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烟台护校,毕业后就来到新疆,投入新疆医学院的建设中。自1978年开始先后任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门诊部科护士长,1992年2月退休。

年轻时的黄文俭

1956年12月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式开诊,黄文俭被分配到急诊科工作,当时的急诊科设置了4张留观床位,护士们经常加班加点,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即使这样大家都不计酬劳地认真工作着,碰上车祸重伤,有时急诊科会一下涌入十余个病人,医护人员们按照急诊流程即刻进行紧急抢救,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应科室进一步诊治;遇到急诊病人多时,往往椅子上、地上都会成为紧急抢救的战场,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都有沉着应战的本领。有一次,黄文俭当班时送来一位心前区疼痛的患者,当时正规床位已满,病人情况紧急,黄文俭做了初步判断,快速将患者安置在过道的长椅上,嘱患者平躺不要移动,同时呼叫医生,值班的汪师贞医师快速到达现场,判断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即刻进行紧急救治,经过医护团队三天三夜的守护观察及不懈施救,患者病情缓解。

医道仁术守护生命

段春苓,1936年3月出生于山东平阴,1955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济南护校,毕业后就来到新疆,投入新疆医学院的建设中。自1955年起先后任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内三科副护士长、外四科副护士长、外科科护士长,1992年2月退休。

年轻时的段春苓

1964年7月,段春苓生完孩子刚出月子,闻讯阿克苏柯坪县出现霍乱疫情,立刻主动请战,跟随医院医疗队到达疫区后便积极投身到救治及防疫指导工作中。当时的南疆地区生活条件艰苦,饮水是涝坝水,一日三餐以干馕为主,医疗队员们毫无怨言,克服困难专心工作,快速建立简易病房,帮助村民建立公厕,做好水源及饮食的管理和排泄物的处理,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及不懈努力,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

段春苓赴阿克苏巡回医疗

段春苓担任外科护士长时,一位哈萨克族少年在牧区放羊时为保护集体的羊群,不慎被狼咬伤,失血较多,面部损伤也较严重,入院时病情危急,存在失血性休克及感染的风险。医院很重视,即刻成立医疗小组,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及细致全面的精心护理,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孩子,你是保护国家财产的英雄,我们要向你学习”,段春苓带领护士姐妹们鼓励孩子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决心,自豪的少年积极配合治疗,不久就转回地州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医院派杨文光和段春苓随同救护车护送并对地州医护工作予以指导。

争分夺秒起死回生

杜淑梅,1935年8月出生于山东蓬莱,1955年毕业于山东省济南护校,毕业后就来到新疆,投入新疆医学院的建设中。1955年来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后一直在肺科从事护理工作,1975年担任肺科护士长职务,1991年1月退休。

年轻时的杜淑梅

刚来院时,一天,杜淑梅下班刚到家,接到科室电话,一位支气管扩张患者突然发生大咯血,杜淑梅即刻返回科室和当班医护人员投入抢救,鲜血不断从患者口腔涌出,患者面部及口唇变得青紫,杜淑梅立即和当班护士将患者抱起取头低足高位,叩击背部,协助患者将血块咯出,随着一声咳嗽,患者被卡的血块吐出了,继续叩背,患者口唇转红润了,呼之能应,所有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像这样抢救病人的例子很多,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抢救病人,是职责所系,也是一种本能。护理前辈们无论是加班加点的繁忙工作,还是在下班后患者突发危情时,都会有她们执着的、坚定的、及时的身影。她们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用实际行动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工作的尽责和担当。

杜淑梅检查对口服药

救死扶伤业精于勤

赵瑞琴,1937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1955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立护士学校,毕业后就来到新疆,投入新疆医学院的建设中。到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后曾担任皮肤科护士长。1982年前往北京空军医院学习冷冻治疗3个月,1992年2月退休。

年轻时的赵瑞琴

来院时,赵瑞琴被分配到皮肤科,当时皮肤科主要收治的是银屑病、湿疹、带状疱疹、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凶险的是天疱疮和剥脱性皮炎。有一年的初冬,赵瑞琴值小夜班时,急诊收治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入院时已出现感染性休克,皮肤大面积破损渗液合并感染,情况很危险。赵瑞琴接诊患者后,即刻监测生命体征,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赵瑞琴派人紧急呼叫大夫,住在一楼的黄荣魁大夫闻讯迅速赶到立即抢救。经过医护人员通力合作,患者转危为安时,大家才发现黄荣魁大夫脚上未穿鞋子,原来听见抢救病人的呼叫,黄大夫冲出一楼家门跑到二楼科室时顾不得穿鞋子。当时是冬季,可敬可爱的医护工作者们常常忘记自己,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赵瑞琴工作认真刻苦,于1982年被医院派往北京空军医院学习冷冻治疗技术,学成归来在医院开展了液氮治疗雀斑及其它皮肤科疾病,并将这项技术向全疆推广。

能文能武甘于奉献

刘鸿秋,193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烟台市,1955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烟台护校, 在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工作25年,1992年1月光荣退休。

年轻时的刘鸿秋

刘鸿秋乐观开朗,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反应灵敏,有创造力,是一名优秀的手术器械护士。参与了许多重大手术的配合。她印象最深的还是参加1965年成功实施新疆第一例心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配合。那天各大医院的大夫都来现场观摩,这次手术的成功,是经过大家通力合作,艰苦奋斗后取得的。在两年前,当科室树立了攀登心脏外科手术的高峰开展体外循环手术目标确定后,院领导就动员相关医护人员认真做好技术上的研究和探讨,并支持开展人工心肺体外循环动物实验,制造并处理了手术过程中各种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大家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终于在自治区的医疗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刘鸿秋热爱手术室的工作,但当学校需要文体骨干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时,她服从组织安排义无反顾的投入工作,带领新医教职工的文体骨干们不负众望频获佳绩。

伉俪并肩援新医投身事业展风采

还有夫妻并肩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新医,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新疆,坚守医者初心使命和担当,用精湛的医术、细致的照料护佑着病患的安康,为发展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新疆各族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业扎实履职尽责

郭芝芗,1930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玉环县,1949年2月毕业于浙江省温州市助产学校,1950年12月-1951年8月参加上海第一批抗美援朝志愿军医疗队在齐齐哈尔陆军医院工作。1958年追随爱人钱中希大夫(心胸外科)从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手术室调来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任护士长至1981年5月退休,1961年8月在新疆医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轻时的郭芝芗

郭芝芗来院后,规范手术室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手术患者安全,提高手术质量预防院内感染发生。日常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做好手术室人员及设备、技术、环境、物资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强,不但熟练掌握手术器械规格型号、用途、使用方法配合好外科手术,还能严谨、细心辅助监督术中状况,协助大夫解决问题。她率先垂范,眼明心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做好感染防控工作。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起闻风而动雷厉风行连夜抢救煤矿爆炸事故伤员,上脑瘤手术全体工作人员不吃不喝一气工作十几个小时,怀孕也以身作则做好本职工作,她带领手术室全体人员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和医院外科事业一起发展壮大,为新医的外科手术及护理事业做出了贡献。

术中配合(右一:郭芝芗)

爱岗敬业踏实工作

王锡珉,1930年6月出生于山东莱阳,1951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青岛护校分配至齐鲁医院妇产科,自1955年起曾任产科副护士长,1958年随同爱人王其昌大夫(儿科)调动至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曾任外二科护士长、妇产科护士长,1987年9月退休。

年轻时的王锡珉

1965年3月,王锡珉随巡回医疗队赴库尔勒焉耆县,一次出诊到临产孕妇家接生,观察孕肚很大,经仔细检查发现怀的是双胞胎,胎位正。因没有条件做产前检查,孕妇和家属都不知道是双胞胎。她安顿好大家紧张的情绪后立即进行细致的消毒,指导产妇科学用力,在有条不紊的助产下两个男婴顺利诞生,在排除胎盘滞留宫腔可能,到子宫正常缩小流血减少,她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这次出诊之后,王锡珉针对当地乡村医疗条件差,孕妇不能做产前检查和在医院生产,且接生员专业能力有限,启动对接生员进行孕妇产前检查基础知识培训,指导产前胎位检查和发现胎位异常及时送往医院以减少孕产妇和胎儿的死亡率。她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精神获得当地基层卫生管理、服务部门及老百姓的赞誉。

新疆医学院妇产科全体合影(二排左一:王锡珉)

王锡珉作为护士长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遇到护士姐妹特殊情况顶替值大、小夜班,只要有特护就亲自参加,坚持每周休息天上午都去病房查房,身体力行关心病患做好服务。

医护配合愉快工作

朱传富,1932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1951年8月毕业于江苏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附设高级护士学校,1951年9月南京医学院附院手术室工作,1956年12月加入共产党,1958年9月随同爱人沈大为大夫(皮肤科)调动至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工作,1962年起先后在普外、泌尿外任护士长,1988年4月退休。

年轻时的朱传富

朱传富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还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她先后配合过黄南卿、樊苏培、秦绍华几位科主任,得到了各位主任和科室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医院以前没有ICU,外科科室有大手术患者时需要排两班倒12小时一班的特别护理。朱传富有一次连续做特别护理23天,出现了掉笔,掉体温表的现象,才知道太拼会有疲劳综合征。朱传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抓好日常基础护理;她关心爱护同事,带领科室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医护融洽配合默契服务好病患,深得同事们的尊重。

1995年6月,山东部分护士姐妹合影

前辈们来到了西部边陲,来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她们把根深深扎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她们的青春岁月、留下了她们的梦想与信念……在生命的剧场,她们是耀眼的主角,在病房,在诊室,在路上,她们心中记挂的总是患者,内心有光,行而温暖,用心守护,爱有温度,用青春点亮最亮的光,对医疗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一附院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贡献。

山东护士来新疆医学院65年纪念

每一位前辈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她们清晰记得新疆医学院建设的艰难与不易

也为曾经参与建设奋斗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种朴素又高尚的精神引领是新医的宝贵财富

对我们是激励、是鼓舞

更是一次精神洗礼

我们要传承和发扬新医前辈的优秀品质

为全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亲爱的校友们时光荏苒,见证岁月流转点滴记忆,饱含新医情深每一段新医历史,都值得被记录每一个新医故事,都值得被珍藏感谢关怀与支持,期待您的回应让我们共同续写新医新的辉煌!

上一条:新医·记忆 | 追忆建院元老:廉康成
下一条:新医·记忆【红色历史人物】| 追忆建院元老:何恩泉